
一、根據果樹栽培株行距大小采用三挺身和兩挺身樹形
桃樹的株行距,從過去的4米X4米,逐漸演變為2米X3米,從三挺身樹形演變成兩挺身樹形。所謂三挺身和兩挺身,即三個領導干和兩個領導干的意思。為了達到早期豐產的目的,在株行距2米X3米的密植園中,以采用兩挺身樹形為宜。
這種樹形,主枝開張角大,是防止內膛光禿因素之一;樹冠中心的空隙有直射光,上下兩層主枝之間葉幕距的空隙有旁射光,是防止內膛光禿因素之二;及早培養永久性牢固緊湊的結果枝組,這是防止內膛光禿因素之三。
二、加強培養挺身于與主枝的計劃性
對挺身干的培養,基角30度左右,向上伸長達到定型樹冠三分之一左右時,繼而以大直小彎曲向上伸長。在培養挺身干的同時,結合培養一層和二層主枝,整個主
枝的開張角,一層和二層大體上分別為90度和80度左右,分別交互著生在每一個挺身子的左右側,向行間伸展。在培養挺身干的過程中,如果長勢強于主枝時,可以將挺身干與主枝交換位置,即把挺身干拉成90度,取代新的主枝;把原有主枝扶直,取代挺身干新的培養對象,在挺身干與主枝交叉處,以繩系之,為防勒縊過深,可以膠皮
或紙殼等墊襯。在培養主枝過程中,對長勢偏強,開張角偏小的延長梢,可與背后枝交換位置,力求達到理想的開張角,在交叉處以繩系住。也可以把開張角偏小的主枝延長稍截留15厘米左右,作為培養永久性枝組的基軸,以開張角適宜的背后枝取代主枝新延長梢的培養對象。此名為“換頭留橛”,是培養永久性牢固緊湊枝組的重要
手法。
三、及時培養永久性牢固緊湊的結果枝組
結果枝組按枝展大小區別為三種類型,枝量較少,枝展在30厘米左右為小型組;枝量適中,枝展在50厘米左右的為中型組;枝量較多,枝展在80厘米左右的為大型組。根據空間大小,有控制的培養,每年去強留中庸枝。為了防止強弱分化,在枝組的培養上,力求“里大外小中間中;立組小、斜垂大、兩側中;里直(先直后斜)外斜(斜垂)、兩側平”在挺身干上有空隙處,在不影響光照的前提下,也培養適當類型的結果枝組,以充分經濟的利用空間。
四、靈活處理過密、過旺的直立枝、斜生枝
把過旺的直立枝,向空隙大處拉平拉斜,放任使它結果;對少數位置適當的重短截(回縮)留15厘米左右,作為培養永久性枝組的基軸;過密的疏去。對兩側過多的枝條,因空制宜,向空隙大處,以扶直、拐彎、壓斜、重截(回縮)相結合的手法處理。
五、對部分位置過高、過粗、過直,去掉太空、又不易變曲的旺枝,可用“老虎呲牙”的手法改造。
這類枝條,大多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徒長枝,不容易拉彎緩勢,采用“老虎呲牙”的手法改變它的伸長方位,以達到經濟地利用空間、利用枝條的目的。具體方法是以手剪在培養枝組基軸的部位,剪刃向下斜入枝條直徑二分之一處,然后把剪口上
一段壓到空隙大處,使其平伸或斜垂結果,對剪口下新生枝條培養成永久性牢固緊湊的枝組。對不開張的多年生挺身干,用手剪如果不行,可以在適當部位以手鋸斜鋸入干經二分之一,把鋸口以上一段按壓成理想的開張角,仍然可起到挺身干的作用。
六、休眠期與生長期整枝修剪相結合
在冬春整枝修剪之后,生長期發現未達到預期目的時,采用夏、秋整枝修剪進行補充。對長勢偏旺的枝條,采用捋枝、引縛的方法,使它斜垂,以減弱其生長勢,促
其早結果。對于發枝過密影響光照的枝條,引縛到空隙大處,或進行扭梢。對無法利用的枝條疏除。五月中下旬桃樹旺長時,在空隙大處的旺枝,也可以少量截留15厘米左右,作為培養枝組的基軸,促生二次枝,達到一年頂兩年的效果。
http://www.chinajsh88.com
(責任編輯:振超網業) |